





仿生 Biomimicry
「仿生」為首件以回收材創作的作品,靈感源自藝術家相信萬物皆有存在的意義。以衛生紙包裝包裹鐵線,再將透明塑膠袋熨燙出有機型態,仿造自然的生命感外,也向消費主義下的「價值」提出叩問。
Artist:Julia Hung , 2018 Materials:綜合媒材(回收塑膠袋、環氧樹脂、鐵線)
H170 x W 70 x D80cm
NT$275,000 (未稅)





殘骸 Debris 01
探討海洋中珊瑚白化或化為殘骸的議題,以舊衣物、寶特瓶、塑膠袋等回收材,編織出繽紛的有機形狀及白色區塊,並保留衣物原有的標籤、鈕扣,將人造殘骸與自然生物的樣貌連結,象徵著消費主義下的人類,是否也逐漸在社會的標準化中,失去自己的色彩?
Artist:Julia Hung , 2022 Materials:複合媒材(回收衣物、回收塑膠袋、毛線、鐵線)
H113 x W94 x D42 cm
NT$213,000 (未稅)







殘骸 Debris 02
探討海洋中珊瑚白化或化為殘骸的議題,以舊衣物、寶特瓶、塑膠袋等回收材,編織出繽紛的有機形狀及白色區塊,並保留衣物原有的標籤、鈕扣,將人造殘骸與自然生物的樣貌連結,象徵著消費主義下的人類,是否也逐漸在社會的標準化中,失去自己的色彩?
Artist:Julia Hung , 2022 Materials:複合媒材(回收衣物、回收塑膠袋、毛線、鐵線、木漿紙線)
H85 x W76 x D39 cm
NT$177,000 (未稅)






殘骸 Debris 03
探討海洋中珊瑚白化或化為殘骸的議題,以舊衣物、寶特瓶、塑膠袋等回收材,編織出繽紛的有機形狀及白色區塊,並保留衣物原有的標籤、鈕扣,將人造殘骸與自然生物的樣貌連結,象徵著消費主義下的人類,是否也逐漸在社會的標準化中,失去自己的色彩?
Artist:Julia Hung , 2022 Materials:複合媒材(回收衣物、回收塑膠袋、毛線、鐵線、彩漆銅線)
Mixed media (used plastic bag , used fabric , wool , enameled copper wire , wire)
H59 x W40 x D41 cm
NT$89,000 (未稅)






殘骸 Debris 05
探討海洋中珊瑚白化或化為殘骸的議題,以舊衣物、寶特瓶、塑膠袋等回收材,編織出繽紛的有機形狀及白色區塊,並保留衣物原有的標籤、鈕扣,將人造殘骸與自然生物的樣貌連結,象徵著消費主義下的人類,是否也逐漸在社會的標準化中,失去自己的色彩?
Artist:Julia Hung , 2022 Materials:複合媒材(回收衣物、回收塑膠瓶、彩漆銅線、毛線、木漿紙線、鐵線)
H79 x W64 x D27 cm
NT$100,000 (未稅)








殘骸 Debris 06
探討海洋中珊瑚白化或化為殘骸的議題,以舊衣物、寶特瓶、塑膠袋等回收材,編織出繽紛的有機形狀及白色區塊,並保留衣物原有的標籤、鈕扣,將人造殘骸與自然生物的樣貌連結,象徵著消費主義下的人類,是否也逐漸在社會的標準化中,失去自己的色彩?
Artist:Julia Hung , 2022 Materials:複合媒材(回收衣物、回收緞帶、鐵線)
H74 x W54 x D17 cm
NT$80,000 (未稅)






殘骸 Debris 07
探討海洋中珊瑚白化或化為殘骸的議題,以舊衣物、寶特瓶、塑膠袋等回收材,編織出繽紛的有機形狀及白色區塊,並保留衣物原有的標籤、鈕扣,將人造殘骸與自然生物的樣貌連結,象徵著消費主義下的人類,是否也逐漸在社會的標準化中,失去自己的色彩?
Artist:Julia Hung , 2022 Materials:複合媒材(回收衣物、回收塑膠袋、鐵線)
H65 x W35 x D29 cm
NT$79,000 (未稅)




